输出让人快乐,哪怕是强制输出。
让人快乐的不是输出这件事本身,而是输出带来的价值感和意义感,哪怕你输出的东西其实并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怎么说呢。换句话说更好理解,就是输出可以有效缓解焦虑,单纯的输入则不行。
想起来前段时间老公分享给我的一个回形针视频里的观点,今天我又找出那条视频看了一遍。
是回形针9月份发的一条工作汇报,制作人吴松磊出来回顾了回形针过去半年的产出情况。
他提到一个非常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过去半年他们“本来想通过牺牲数量的方法来提升视频质量”,所以他们给了同事们更多的制作时间,一个人一个月可能只做一个视频。
但结果是:更多时间更多人力,并不代表能做出更好看的视频。公司人变多了,但更新频率还不如去年。
这个现象可以佐证两件事:第一,小团队更有生产力;第二,留出更多时间不代表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想展开聊聊第二点,它其实是很多人的认知误区。
这篇文章,要是再给我一天一夜的时间修改,我肯定能写得更好。
这部电影,要是给我十倍的资金,一年的档期,我肯定能拍出一部传世杰作。
这本小说,要是再多给我三年的时间打磨,我肯定能拿诺贝尔文学奖。
……
如果给我xxx、xxxx条件,我就能当考上清华北大、白手起家、迎娶迪丽热巴、成为中国首富、当上美国总统……
现实是,把这些条件都给你,你还是一个平凡普通的你自己。
回到回形针吴松磊提到的具体案例:留出更多的时间,并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如何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呢?
就是不断创作,强制创作,用下一个作品去迭代上一个作品。
花两天创作一个95分的作品,不如每天创作一个80分的作品。
等有了连续创作80分作品的能力,维持一年以上,其实你每天的创作已经是85分的水平了。
从「更多时间=更好作品」的迷思里走出来,加上回形针的前车之鉴,我认为有必要给自己规定一个输出的频率了。
每天写每天写,不管写得好还是不好,到点就发。而不是觉得自己写得不够好,就停下来不写,去充电、换脑子、等灵感,都是误区,都是借口。
只有让自己在一种强大的写作惯性里面,才能真正取得一点两点的进步。
两年前老公就给过我一个很好的建议,每天强制自己写几千字,每天坚持。当时的我苦于不知道每天该写点什么,硬憋。现在不用愁了,我给自己挖了大号小号两个大坑。
立个flag吧,一三五更新大号,二四六更新小号,一个严谨理性,一个随意发挥,保持每天输出的写作惯性。
本人的十一假期,正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