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忘记汇报当天新学的成语了,补上。
【城狐社鼠】城:城墙。社:古代祭土地神的地方。城墙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城狐社鼠虽然为害,却不便驱除,因为要对它们的巢穴挖掘灌熏,都会破坏城墙和社庙。比喻依仗权势作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又作“社鼠城狐”。
今天也学了新成语:
【人莫予毒】莫:没有。予:我。毒:危害,伤害。《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载,春秋时代,晋楚两国打仗,楚国被打败,楚国名将子玉因而自杀。晋文公听了很高兴地说:“莫予毒也已”。意思是说,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能危害我了。后用“人莫予毒”表示洋洋自得,认为没有人能伤害自己,可以为所欲为。
啊,这两个成语解释都好长。显得我有凑字数的嫌疑。
确实晚上十点半才到家开始写。晚饭的时候出去逛街了,买了打折的COS,吃了匠牛饺子。
春节后第一次去芳草地逛街,COS新装修了刚重开业,感觉就是弄了几个需要迈两阶楼梯上去的展台,没有原来好逛了,老是需要担心脚下的台阶。
不过COS打折真狠,原价一千多的衣服能折到三四百。三百多买一件COS的裙子,感觉上跟不要钱差不多。
出去了几个小时,达芬奇又报复性拆家了。门口放了一摞没拆的书,最上面有份吃日料店时顺手拿回来的日本报纸。它把报纸叼到客厅里撕扒了一地。
据养小动物的专家说,这是分离焦虑症的表现。学术层面上,我表示认同。但私下讲,我觉得就是为了报复我们出门不带它。
明明知道撕报纸等于犯错,回来之后要挨骂,还是要以身试法,就是为了表达它的抗议。这狗,太精了,像我养出来的。
中午出门吃饭的时候买了三两张一元的茉莉花茶,真香(非网络用法)。在牛街老爆满买了一包馓子。下午在家吃着馓子喝茉莉花茶,真解腻。
能买到张一元和馓子,说明西坝河街区的老北京味道还是很足的,主要是附近住的老北京多。
清真餐厅和稻香村,几乎是北京唯一能买到传统点心的地方了,比如牛舌饼,糖夹子,馓子。
今天把班宇那本《逍遥游》看完了。逍遥游之前的短篇都没打动我,透着一股直男的自恋。
每则短篇的男主人公虽然都落魄或不顺遂,却又都是全篇所有人物里看得最透、活得最明白的那一个,活得这么失败只是为了游戏人间,女的没一个有脑子的,没办法走进他的精神世界……
作者把他的自大狂妄投射到了每一个男主人公身上,并且有着无法掩饰的厌女倾向,给我看一篇还行,看多了就觉得烦。
到逍遥游这篇好一些,主角是个姑娘,我开始跟她共情。逍遥游以后的几篇也都不错,但是复兴东北文学还谈不上,可以再修炼几年。
不过东北人是真贫,张口就是段子,班宇和脱口秀大会里的李雪琴,都给我这种感觉。
可能是最近在看《逍遥游》的关系,我写文章也变贫了。
最接受不了班宇的一个写作习惯是,他的主角都是些非常市井的小人物,生动活泼,招人稀罕。但当这些角色开始替作者表情言志的时候,突然就变得文绉绉的,不像变压器厂的下岗职工,像北大中文系研究生。
不管人物是啥身份,一旦开始抒情就整一堆附庸风雅甚至生僻的词儿,完全不像角色本人能说出来的话,特别出戏。
本质上还是因为作者太自恋,按耐不住自己的才华,忍不住往外吐噜高级词汇,ego太大,放不下我执。
东北方言跟我老家山东的方言还是很贴近的,都属于北方方言的沿海分支。很多词儿我小时候也会用,只是不会把它用在文章里。看到班宇把这些俗语方言信手拈来,觉得异常亲切和过瘾。
学会了一个词儿,「整景儿呗」,就是做做样子,假模假式儿。同样的意思,东北话「整景儿」就老带劲了。
他的上一本《冬泳》我也买来读了,读了三分之二就没兴趣了。每一个短篇都非常同质化,看多了觉得没意思。从这个角度看,《逍遥游》还是进步很大的。
合上班宇的书最大的感受:东北是一片神奇的沃土,出产奇人奇事。只不过这“奇”也只是外人眼里的“奇”。长在东北,不过是日常。
没有很喜欢班宇,不过他确实是东北文学的一号人物(一发轻声,不是第一的意思,更接近one of t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