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完《阳光普照》失眠了,倒不是因为思考什么人生哲理,而是被电影里人物突然死亡的场面吓到了。要说震慑人心,还是华语电影更厉害。再牛逼的外语片,跟我之间总有一层语言和文化背景的隔阂。而观看华语片,总能更容易把自己带入剧情,仿佛故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更容易为里面人物的悲欢离合唏嘘不已。这种害怕和唏嘘,让我久违地失眠。
本以为《阳光普照》讲的是一个很阳光的故事,可能不轻松欢快,但也不至于恐怖又压抑。还是误判了。看完电影后,意识到这个没听过名字的导演可能大有来头。简单搜索了一下,发现导演钟孟宏早就在2010年凭借《第四张画》拿过金马奖最佳导演,而那只是他的第二部长片。当年金马奖在内地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尽管没看过这部片子,我还是频繁地在媒体上看到《第四张画》的相关报道。去年,钟孟宏又凭借《阳光普照》二度拿下金马奖最佳导演,不过我却对此一无所知,因为平日阅读的信息流里关于金马奖的报道越来越少了。钟孟宏凭借过去六部长片以及在《大佛普拉斯》担任摄影,已经被台湾电影界视为继杨德昌、侯孝贤、蔡明亮之后最重要的作者导演。
单凭我看过的唯一一部钟导的作品《阳光普照》而论,我觉得他担当得起台湾电影接班人的名号。
生命的悲剧、意外、死亡是钟孟宏作品里最常触及的话题。《阳光普照》里哥哥阿豪的原型,来自钟孟宏在美国生活时结识的朋友温医生的儿子。2006年钟孟宏曾把温医生的故事拍成了自己的第一部纪录长片《医生》。温医生的儿子Felix在十三岁那年,美国国庆节午后,祖父母首次访美之际,离奇地在衣帽间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个发生在朋友身上的故事大概对钟孟宏的影响很大,在拍了一部纪录片后,又作为人物原型放在了后来的故事长片里。
影片的名字《阳光普照》就是来自阿豪自杀前发给女朋友晓真的短信,这是阿豪留下的最后的话,有着类似遗书的意义。阿豪在短信里写道,“这个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阳,不论维度高低,每个地方一整年中,白天与黑暗的时间都各占一半。前几天我们去了动物园,那天太阳很大,晒得所有动物都受不了,它们都设法找一个阴影躲起来,我有一种说不清楚模糊的感觉,我也好希望跟这些动物一样,有一些阴影可以躲起来。但是我环顾四周,不只是这些动物有阴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马光,都可以找到一个有阴影的角落,可是我没有。我没有水缸,没有暗处,只有阳光。24小时从不间断,明亮温暖,阳光普照。”
在阿豪的生命中,阳光普照是一种痛苦的诅咒。我们经常对爱的人说,希望能保护你,能为你遮风挡雨,却没去想过,需要遮挡的还有阳光。阳光给人的暗示都是积极的、正面的,但仔细想想,没有人能承受一直站在烈日里,会热、会累、会中暑、会晕倒……自然界里的动物都会在受不了烈日照射的时候找一片阴影躲起来,这是非常自然的、遵从动物天性的行为。一个人是需要别人或自己为自己制造阴影的,但阿豪没有阴影可躲藏,他在阳光里暴晒了20年。
弟弟一直生活在哥哥的阴影里——大部分人听到这句话都会觉得弟弟很可怜,一定是因为哥哥太优秀、事事都比弟弟做得更好,才导致弟弟被比了下去,人们天然地会去同情弟弟。但《阳光普照》想告诉我们的却是相反的,每个人都需要有阴影可以去,有阴影的人是幸运的,没有阴影的人才是可悲的。如果一个人24小时生活在阳光里,他会承受不了。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太阳,也没办法给阿豪公平,他永远都只能是父母的好儿子,弟弟的好哥哥,老师的好学生……往往这种优秀的模范生会给自己一个隐藏的空间释放内心阴暗的一面,但阿豪做不到,他一进家门就能感觉到妈妈有事,他主动提出自己带小玉去产检,又体贴地问小玉想不想去看阿和,他把体贴关怀都留给了别人,不会体贴自己,不知道怎么才能不活在阳光里。
《阳光普照》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台湾底层家庭里发生的悲剧故事。陈爸爸是驾校教练,陈妈妈是KTV里陪酒女的化妆师。大儿子阿豪成绩优异,但因为没考上第一志愿医学院,在培训班复读。小儿子阿和因为教唆朋友砍人被关进少年辅育院。这是一个经济实力和情感纽带都很脆弱的家庭。如果不是爸妈对阿豪给予厚望、希望他当医生改变出身底层的命运,阿豪大概率也不会再复读一年。如果父母能给不那么优秀的小儿子更多鼓励、帮助他尽可能减轻哥哥带给他的阴影,阿和也不至于进少年辅育院。因为父母忙于赚钱养家,他们既忽略了关心大儿子的心理健康,也疏忽了对小儿子基本的做人教育。父亲偏爱优秀的大儿子,驾校学员问起他有几个儿子,他总是回答一个,因为他不承认有阿和这么不争气的儿子;而母亲又溺爱小儿子,不管儿子犯了什么错总是以纵容为主,无论是小时候阿和喜欢坐自行车后座还是长大后惹事进了少年辅育院。发生在陈家的悲剧,既是这个家庭自己酿成的,又是社会性的。
影片里有一句话反复出现了数十次,是陈爸爸工作的大港驾校的校训:“把握时间,掌握方向。”第一次作为台词出现,是陈爸爸去补习班给儿子学费,他只交代了儿子这句话,没有其它生活上、学业上的询问和关心,只是这句他在家说了无数遍的老话。最后一次作为台词出现,也是陈爸爸交代陈妈妈,他放心不下阿和,他还不太踏实,要陈妈妈好好告诉阿和,要他“把握时间,掌握方向”。陈爸爸关心儿子的方式,就是把这句他人生的座右铭一遍遍交代给儿子——他只是一个驾校教练,脑子不太聪明,说不出太有哲理的话,而这句话在认为人生就像一条路的陈爸看来,凝聚了他全部的人生感悟。
但是陈爸的人生座右铭在其它家庭成员看来却像个笑话——“你那么相信这句话,你自己有没有做到呢?如果你做到的话,你怎么还会是个驾校教练呢?”,陈妈妈在山顶直击灵魂的两连问太残酷了,残酷的点不但在于她把陈爸信奉了一辈子的座右铭定性为笑话,更在于她从根本上推翻了这句话的意义,直指陈爸失败的人生。最扎心的利刃,总是来自你最亲近的人,因为她太知道你的软肋了。
好在陈爸并没被这句质问击垮,因为他终于在最关键的时刻,把握了时间,掌握了方向。他在那个下雨的晚上,在阿和即将重新走上万劫不复的犯罪道路之前,帮自己的小儿子除掉了安稳人生路上的定时炸弹,菜头。得知真相后的陈妈痛打了陈爸,却又抱住了他。阳明山顶的那一抱,这对吵了一辈子、任何事都无法达成共识的夫妇终于和解了。同为儿子的父母,他们无法不共命运。
菜头是个坏人,同时也是个悲剧人物。他没有爸妈,从小跟奶奶生活,因为胆子大讲义气,帮兄弟阿和出气的时候砍断了黑轮的手而入狱。在他蹲大牢的时候,因为家里还不上法院判决的一百五十万赔款,法院强制查封了他奶奶的家,把他奶奶赶到老人院,从大牢出来后,菜头连自己的家都找不到了。当年法官根据监护人意见处理判决的时候,阿和有爸爸妈妈和代理人陪着,菜头这边却是自己一个人。阿和把罪名几乎都推给了菜头,但菜头因为没有监护人为他据理力争,担下了全部罪名。出狱之后,菜头出于仇恨而报复阿和的种种手段让他变成了十恶不赦的坏人。但菜头作为比阿和更底层更无依无靠的人,他连从新做人的机会都没有,命运对他更无情。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这是导演借菜头的悲剧命运想告诉我们的。
小玉的身世,也是导演对于这种社会性的悲剧的暗示。国中没念完就怀孕的小玉同样没有父母的监管和照顾,她的父母在一次高速路大巴车起火事故中丧生,小玉成了孤儿,被自己的小姨收养。后来小玉遇到了阿和的妈妈,愿意把怀孕期间的小玉留在身边照顾,则是因为善良的人心而感受到了命运的温存。
看电影的时候最让我感动的情节,是阿和即将出狱前的一幕。当时阿和同狱友坐在教室吃饭,广播里播送阿和刑满准备出院的消息,听到广播后大家都看向阿和,然后有人带头唱起了周华健的《花心》:
黑夜又白昼,黑夜又白昼
人生为欢有几何
春去春会来,花谢花会再开
只要你愿意,只要你愿意
让梦划向你心海……
《阳光普照》讲述的也不全是阴暗和悲剧,出狱后的阿和承担起了家庭责任,在洗车行和便利店兢兢业业打两份工,想尽办法和菜头划清界限,从家里搬出去,告诉陈爸希望他回家住,用脚踏车带着妈妈去街上闲逛……没有了哥哥为他制造的阴影,他逼着自己面对太阳,负起自己做丈夫、做父亲、做儿子的责任。虽然仍旧活在过去的创伤里,只要他愿意,只要他愿意,他依然可以给妈妈带来慰藉,替爸爸扛起这个家。在片尾陈妈妈的视线里,坐在儿子脚踏车后座,阳光普照这个词变得没那么刺眼没那么灰暗了,恢复了一点积极的意义,只要她愿意。